身心靈的道路上,很容易會聽到『業力法則』又或者『因果業力』。 簡單的說法就是『因果報應』。 這樣的說法對嗎? 確實這樣的說法最簡單,只是容易引起誤會。
業力法則的另一個面向重要關鍵點在於每一個信念,每一個行為都會出現相對應的回應,回到自己身上,並且每個信念行為會相互累積,直到時機成熟時,成為一個事件回應到自己身上。 在光的課程帶領中,課文中提到業力法則時,我便會花不少時間解釋。每一個信念,每一個行為都會產生相對應的回應,如同物理定理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。
不同的地方是,不是每個反作用力都會立即回到你的身上。每個信念都成為一個小沙粒,慢慢的,相同類別的信念慢慢累積,等到力道足夠時,便會作用到你身上。 這就是修行,每一個信念都是一個選擇,當開始覺察到每個信念都是選擇時,便會覺知自己做了什麼選擇,不會在『自動化反應』,甚至認為這是『天然養成』的個性。 每個人的個性或許是天生人格使然,或許是家族業力造成,或許是家庭教育養成。然爾,透過覺知力的訓練,覺察每一個選擇,覺察每一個信念。先承認有這樣的信念,行為,想法,再思考是否有其他選擇,下一步開始訓練自己在做選擇前先覺察,然後再選擇。 不用下大願望說我要完全都是善的意念與信念。
人之所以為人,因為有很多慾望與衝動。先承認,再慢慢調整,進而做改變。對很多人而言,光是要承認自己有慾望、衝動、攻擊等等所謂的負面情緒、行為、想法都很難了。如果有人說他都沒有,我通常只是笑笑的說『是唷,那或許你未來就可以享受好的業力回應吧』 。
業力法則能否慢慢減少?業力法則不會消失。業力法則是中立的,好與壞都是其中的內涵。所以修行的目的在於『增加好的業力法則回應,平衡業力法則運作』,而不是所謂的完全消除業力。 先承擔著過去累積的業力法則的回應,從現在起累積善的信念、行為,增加以後好的業力回應,讓未來減少承擔壞的信念、行為,思維的業力累積。 佛法說了很多因果業力法則,其實對我而言就是『一團麵糊』,搞不懂。
我只把握了這個原則剛剛所說的「累計善的信念」,如同在宇宙銀行存入愛,逐漸累積善與愛的力量,落實力行在生活之中。
祝福每個人都能夠在生活中有所覺察。